引言
闲逛知乎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QA,基于此我让ChatGPT继续做了一下延伸
问:如果我预见到美股会暴跌,如何在该过程中做空获利?
答:
买入sqqq,等美股在最低点即将反弹的时候,买入tqqq。一波下去少说2倍,玩得好10倍都不是问题。
人一生做空美股的机会不多,我很幸运遇上了两次2020年那次我是下场做空了,2022年那次就没空因为感觉情绪没有失控,基本面没有失控,只是短期回调。做空美股一定要卡准时间,如果美股是缓慢下跌,那做空也很难赚,一定要短期内暴跌熔断,才能实现快速盈利。
题主不能只预测美股会暴跌,这和没说一样,你要说美股要在几年几月几号开始暴跌,到几年几月几号结束,这样的预测才是有意义的预测。
我当年就是靠宏观经济分析了一下就算出暴跌的时间,小赚了一笔。
而且题主要能讲清楚暴跌的逻辑是啥,你不能拍脑门说,“我感觉要跌”。那我只能说你可能赢一两次,长期必定输光。
你要说因为xxx所以xxx,现在xxx,导致了xxx,最后美股会受这个因素的影响从xxxx开始下跌到xxxx,下跌幅度大概在xx到xx左右。现在我sqqq买入,最后大概能获利xx到xx。
题主把这几个空填一下,让我们见证奇迹。
作者:Moenov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7294626/answer/83795403874
这个思路非常有意思,并且涉及了宏观经济分析、市场情绪的判断和短期市场时机的把握。要将这种投资策略做得系统化和长期盈利,除了对市场的预测外,还需要有深入的逻辑推理和明确的资金管理。以下是我对这个思路的补充和解释:
1. 宏观经济分析预测美股暴跌的时间和逻辑
为了进行预测并确定暴跌的时间,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影响美股波动的宏观经济因素。根据你的描述,2020年和2022年的预测依赖于宏观经济和市场情绪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建立一个框架:
(1)货币政策的变化
- 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美联储大幅加息或表示紧缩政策时,往往会导致市场流动性收紧,投资者情绪转向谨慎。
- 逻辑: 如果美联储加息过快,市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可能会发生转变,带动股市下跌。比如,2022年美联储快速加息的过程就导致了市场的大幅波动。
(2)经济增速放缓或衰退的信号
- 当GDP增速放缓、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时,可能会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 逻辑: 如果经济衰退的迹象变得明显,投资者会开始抛售股票,避险资金进入债券或黄金等安全资产,导致股市暴跌。
(3)企业盈利预期下调
- 当企业的盈利预期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下调时,通常会引发股市的大幅下跌。
- 逻辑: 如果大部分上市公司出现盈利下滑,特别是那些代表经济整体表现的大型科技股,如FAANG(Facebook, Apple, Amazon, Netflix, Google),会对股市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4)市场情绪和系统性风险
- 市场情绪的波动和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也是股市暴跌的重要因素。比如,2020年COVID-19疫情爆发初期,市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极为恐慌,导致暴跌。
- 逻辑: 市场情绪失控、恐慌情绪蔓延,会引发短期的暴跌。
2. 暴跌的具体时间预测
你提到预测美股暴跌不仅要指出“会跌”,还要明确“在什么时候跌”。这就是所谓的市场时机问题。根据宏观经济分析,我们可以尝试根据以下框架来预测暴跌的时间:
- 短期内: 基于美联储加息周期、企业盈利预期等因素,可能会在某个特定的经济数据公布后,或特定的政策变化后发生暴跌。
- 中期: 如果经济出现衰退信号,或科技股的盈利开始显著下滑,可能会在几个月后看到明显的市场波动。
- 长期: 大范围的系统性风险(如金融危机、疫情或地缘政治冲突)会导致股市大幅下跌,持续时间较长。
3. SQQQ和TQQQ的操作策略
- SQQQ 是一种反向ETF,当标普500指数下跌时,它会逆向放大该指数的跌幅,适用于做空市场。在美股暴跌时,SQQQ会大幅上涨。
- TQQQ 是一种杠杆ETF,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并放大三倍,当指数上涨时,它会放大上涨幅度,适用于做多市场,尤其在预期股市将反弹时。
具体操作:
- 做空时机: 通过宏观经济分析和市场情绪的判断,预计美股会在某一时间段暴跌。例如,如果美联储加息周期加速、企业盈利下降、经济增速放缓等信号都指向市场下行,可能就需要做空美股,并买入SQQQ。
- 反弹时机: 当美股在某个时点达到暴跌的最低点,并且市场情绪出现极度恐慌时,反弹的可能性会加大。此时可以考虑切换到TQQQ,获取指数反弹带来的收益。
例如:
- 假设我们预见美股将在2023年下半年因为加息和衰退预期下跌30%(从当前股市估值开始到暴跌的目标位置),那么可以在2023年初开始做空,买入SQQQ。
- 如果股市跌到一定程度,进入技术性超卖区,市场情绪恐慌过度时,预计反弹会在2023年底或者2024年初发生,此时转入TQQQ进行操作。
4. 暴跌和反弹的具体逻辑
你提到做空和做多都需要有明确的逻辑。具体来说,暴跌的逻辑可以是:
- 由于美联储加息、全球经济放缓和企业盈利预期下调,导致美股下跌。
- 暴跌的幅度根据市场情绪和经济数据的变化,可能在10%到30%之间。
- 当跌幅过大,市场估值回归到合理水平,且经济衰退的预期开始减弱时,可能迎来反弹。反弹幅度可能大于10%,甚至达到20%-30%。
总结
通过宏观经济分析、市场情绪监控和时机把握,您可以制定一个更加系统化的做空与做多策略。重要的是,不仅要预测市场走势,还需要明确每次操作的逻辑和时机,避免盲目猜测和情绪化决策。
我:因为xxx所以xxx,现在xxx,导致了xxx,最后美股会受这个因素的影响从xxxx开始下跌到xxxx,下跌幅度大概在xx到xx左右。我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
要做到精确预测“因为 xxx 所以 xxx”这种逻辑推理,并形成对美股的精准预测,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宏观经济分析、市场数据分析、历史经验和金融理论。这不仅仅是一个直觉的问题,而是一个基于数据和逻辑的分析过程。以下是如何逐步构建这个预测模型的步骤和思路:
1. 明确影响美股的关键因素
首先,我们需要列出那些能够影响美股市场的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 货币政策:美联储的利率政策、量化宽松/紧缩政策等。
- 经济增速和就业状况:GDP增速、失业率、消费者信心、企业盈利等。
- 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和通胀预期,特别是能源价格、食品价格等。
- 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投资者情绪、市场波动性指数(VIX)、避险情绪等。
- 国际因素:地缘政治风险、全球贸易环境、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等。
2. 找出核心因果链条
通过理解上述因素,你可以推导出因果链条,即为什么这些因素会影响美股,并产生可验证的预期。举个例子:
例子1:美联储加息导致市场下跌
- 因果链条:
- 美联储加息 = 货币政策紧缩。
- 货币政策紧缩导致借贷成本上升,抑制了消费和投资。
- 消费和投资放缓会影响企业盈利,特别是高负债的企业利润受压。
- 由于盈利预期下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股市估值回调,市场开始下跌。
- 逻辑框架:
- 因为美联储加息,导致借贷成本上升,消费和投资减缓,进而影响企业盈利。
- 企业盈利下降,投资者信心下滑,导致股市估值下调,市场暴跌。
这个因果链条清晰地解释了美联储加息如何影响股市。
例子2:经济衰退信号导致股市下跌
- 因果链条:
- GDP增速放缓或负增长,失业率上升。
- 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支出减少,企业销售下滑。
- 企业盈利下滑,引发投资者担忧,股市回调。
- 市场预期经济衰退将加剧,避险资金流入债市,进一步抛售股票。
- 逻辑框架:
- 因为GDP增速放缓和失业率上升,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减缓。
- 消费减缓影响企业盈利,投资者开始抛售股票,市场下跌。
- 股市暴跌可能进一步导致经济恶化,投资者信心进一步下降。
3. 确定下跌的时机和幅度
要预测“美股会从 xxxx 开始下跌到 xxxx,下跌幅度大概在 xx 到 xx 左右”,你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历史数据与市场周期
- 回顾历史上类似的市场情景,分析每次发生的周期,股市跌幅、持续时间、反弹周期等。
- 比如,2020年疫情爆发后的股市暴跌,大约下跌幅度为30%+,然后迅速反弹。如果美联储加息过快或经济衰退信号变强,参考历史模式,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下跌幅度。
(2)经济数据的预期
- GDP增速、失业率、消费数据等经济数据可以提供市场下行的提前信号。
- 例如,如果预计下半年美国GDP增速大幅下调,且失业率上升,这可能会导致股市出现10%-20%的下跌。
- 关键点: 结合这些数据,预测股市的反应,考虑不同的情景,量化下跌幅度。
(3)技术分析
- 利用技术分析的工具,识别股市的支撑位和阻力位,设定合理的下跌幅度目标。
- 例如,股指可能在某一技术支撑位附近出现反弹,或市场情绪达到极端恐慌时反弹。
4. 结合时机分析来做出预测
- 时机预测:根据美联储的会议、经济数据公布、公司财报季等关键时间点,结合历史规律判断股市暴跌的可能时机。
- 下跌幅度:通过对市场的估值分析和经济数据的解读,估计美股下跌的可能幅度。例如,基于美联储加息周期,股市可能下跌10%-30%。
5. 写出预测
最终,依据上述分析,你可以得出一个具体的预测框架:
示例预测框架:
“因为美联储正在加速加息,导致了市场流动性紧缩,消费和投资放缓。根据历史经验和当前的经济数据,预计美股将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下跌。假设美联储加息力度大于预期,企业盈利受到较大压力,股市可能从当前的4500点开始下跌到3200点,跌幅大约为30%左右。随着市场情绪逐渐恶化,股市可能经历1-3个月的暴跌。”
然后,等市场开始反弹时,可以适时转入TQQQ等杠杆ETF,以获取反弹带来的收益。
总结
要做到“因为 xxx 所以 xxx”的预测,你需要系统地分析市场数据、宏观经济背景、政策变化、企业盈利预期、历史模式等多个因素,并结合技术分析来明确市场的下行时机和幅度。通过构建这样的逻辑框架,你可以进行更具洞察力的投资决策。
我:我如何利用技术分析的工具,识别股市的支撑位和阻力位,设定合理的下跌幅度目标?
利用技术分析工具识别股市的支撑位和阻力位,以及设定合理的下跌幅度目标,是股市交易中常见的操作策略。以下是几个关键步骤,可以帮助你利用技术分析来识别支撑和阻力,合理设定下跌幅度目标。
1. 理解支撑位和阻力位
- 支撑位:指价格下跌到某个水平时,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不容易进一步下跌,形成价格的“底部”。
- 阻力位:指价格上涨到某个水平时,卖盘增加,导致价格不容易进一步上涨,形成价格的“顶部”。
支撑和阻力位是市场情绪的反映,代表着投资者的心理价位。支撑和阻力位的形成通常是基于历史价格的反复测试,也可以通过其他技术工具进行确认。
2. 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你识别支撑位和阻力位,并设定下跌幅度目标。
(1)历史价格水平
定义: 观察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价格波动,识别反复触及的价格点。这些价格点常常成为支撑或阻力位。
方法:
- 画出图表上的水平线,标出过去几个月或几年的历史低点(支撑位)和高点(阻力位)。
- 如果股价在某个价位附近反复反弹或回落,那么这个价位可以视为一个重要的支撑位或阻力位。
(2)趋势线
定义: 趋势线是连接价格图表上的高点或低点的直线,能够帮助识别价格趋势的变化。
方法:
- 上升趋势线(支撑线):连接一系列上升的低点,形成价格下跌时的支撑位。
- 下降趋势线(阻力线):连接一系列下降的高点,形成价格上升时的阻力位。
- 这些趋势线可以帮助你判断当前价格是否在某个趋势中,并预期价格是否会突破支撑或阻力。
(3)移动平均线
定义: 移动平均线(如20日、50日、200日)是根据一定时间窗口内的收盘价平均值绘制的曲线,用于平滑价格波动。
方法:
- 支撑和阻力的识别: 当股价下跌到某一移动平均线时,如果价格没有继续下跌且开始反弹,那么该移动平均线就可以作为支撑位;相反,当股价上涨到某一移动平均线时,该线可以作为阻力位。
- 交叉信号: 比如短期移动平均线突破长期移动平均线(“金叉”)通常是看涨信号,反之“死叉”则是看跌信号,暗示股市可能接近支撑或阻力。
(4)斐波那契回撤
定义: 斐波那契回撤是一种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比例计算工具,通常用于预测价格回撤的支撑和阻力位。
方法:
- 斐波那契回撤工具通常会绘制出关键的回撤水平(23.6%、38.2%、50%、61.8%等),这些水平经常被视为价格调整的支撑或阻力位。
- 操作: 在一个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中,选择一个起始点和终点,应用斐波那契回撤工具。价格回撤到这些关键水平时,可能会发生反弹或反转。
(5)成交量分析
定义: 成交量分析通过观察某个价格区间内的成交量变化,来确认支撑和阻力位的有效性。
方法:
- 在支撑位附近,如果成交量明显增加,说明有大量买盘入场,支撑位更可能有效。
- 在阻力位附近,如果成交量大幅增加,说明市场对卖盘产生了反应,价格可能难以突破。
3. 设定下跌幅度目标
(1)支撑位和阻力位的距离
- 你可以根据股价当前的支撑位和阻力位的距离,来设定下跌的幅度目标。一般来说,若股价接近一个关键的支撑位,可以预期价格有可能会反弹;如果距离支撑位很远,可能意味着有更大的下行空间。
(2)风险回报比
- 在设定下跌幅度目标时,还需要考虑投资的风险回报比。比如,假设你认为美股会从当前价格下跌10%到支撑位,那么你的目标下跌幅度可以设定为10%。
- 同时,你可以根据历史价格波动、技术指标等设置合理的止损点和止盈点,确保交易的风险可控。
(3)斐波那契回撤目标
- 如果市场已经下跌至某个关键的斐波那契回撤水平(如38.2%或61.8%),你可以将这些作为潜在的下跌目标。
- 这些回撤水平通常能提供重要的支撑和阻力。
(4)历史回调幅度
- 观察历史上的类似市场回调,分析过去在类似经济周期或市场条件下,市场的回调幅度。
- 比如,2020年疫情暴跌期间,美股从高点下跌约30%左右。结合历史数据,你可以合理设定当前市场可能的下跌幅度。
4. 综合分析
要准确设定合理的下跌幅度目标,你需要综合使用上述工具和分析方法:
- 识别支撑和阻力位:利用历史价格、趋势线、移动平均线等工具,找到市场的关键支撑和阻力位。
- 结合市场情绪和数据:考虑宏观经济因素(如美联储政策、经济数据等)来进一步确认支撑和阻力的有效性。
- 设定止损和止盈:根据你的风险回报比设定止损点和止盈点,确保交易在合理的风险范围内。
5. 实例操作
假设你正在分析美股:
- 当前价格:假设美股标普500指数当前在4000点。
- 支撑位:通过分析历史价格,你发现3600点是一个重要的支撑位。这个支撑位是基于过去价格反弹的频繁位置,且接近200日移动平均线。
- 阻力位:你通过趋势线分析得出,4300点是近期的阻力位。
- 下跌幅度目标:如果美股开始下跌,你可以设定目标是到达3600点,即下跌10%。
通过这些步骤,你不仅能识别出支撑和阻力位,还能合理预测价格的下跌幅度目标,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总结
利用技术分析工具识别支撑位和阻力位是一个综合性过程,需要结合多种工具和方法(如历史价格、趋势线、移动平均线、斐波那契回撤等)进行分析。设定合理的下跌幅度目标不仅需要考虑技术指标,还要结合市场情绪、宏观经济数据等外部因素。
我:很好,那么我如何辨别会从什么时候开始跌到什么时候?
要辨别股市何时开始下跌,以及下跌可能持续到何时,涉及对多个因素的综合分析,包括市场情绪、技术分析、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动等。以下是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可以帮助你更精确地预测股市的下跌时机和持续时间。
1. 技术分析:识别下跌的起始点
技术分析主要通过价格和成交量来寻找市场的转折点,帮助你判断下跌的开始时机。常用的工具包括趋势线、支撑位和阻力位、技术指标等。
(1)趋势线突破
分析方法:趋势线的突破通常是股市反转的先兆。当股价突破上升趋势线(即跌破支撑线)时,可能意味着趋势的结束,股市有下行风险。
- 上升趋势线的突破:如果股价从上升趋势线下跌并且持续下跌,通常表示趋势反转,进入下行阶段。
- 下降趋势线的突破:如果股价突破下降趋势线,并且开始走高,表示市场情绪可能发生转变,向上反弹。
(2)支撑位和阻力位
分析方法:支撑位是股市下跌时的重要“底部”,如果股价突破支撑位,则可能会加速下跌,反之,突破阻力位则可能启动反弹。
- 突破支撑位:如果股价跌破了重要的支撑位(例如历史低点、斐波那契回撤位、200日均线等),可能意味着市场的下跌将加速。
- 确认反弹信号:当股价跌至支撑位时,若反弹的力度较弱,并且成交量没有跟上,可能会提示下跌将继续。
(3)技术指标
- RSI(相对强弱指数):RSI大于70表示市场超买,可能会回调;RSI小于30表示市场超卖,可能会反弹。如果RSI跌破50并开始持续走低,可能表示市场情绪转向悲观,进入下行阶段。
-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当MACD线从上方突破信号线,可能是下跌的开始;当MACD线下穿信号线时,表明可能发生强烈的下跌。
(4)成交量
分析方法:成交量是市场情绪的重要反映,成交量增加时往往伴随着价格波动加剧。下跌时成交量放大,可能预示着下行趋势的延续。
- 量价配合:下跌过程中,若伴随成交量放大,说明市场情绪悲观,股价可能会加速下行。
- 量价背离:股价下跌,但成交量没有相应增加,可能表示卖盘的力度不足,跌势可能是虚假的。
2. 宏观经济和市场基本面的分析:识别下跌的原因和时间周期
宏观经济和市场基本面因素通常会影响股市的长期走势,但这些因素也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市场下跌的起始点和持续时间。
(1)货币政策(美联储加息与量化紧缩)
分析方法: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股市有重大影响。加息和量化紧缩通常会导致市场流动性收紧,抑制股市上涨。如果加息步伐加快,股市可能会进入调整期,甚至暴跌。
- 加息周期:加息的开始通常意味着股市的流动性减少,风险资产的估值受到压制,可能导致股市下跌。
- 量化紧缩(QT):美联储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即缩表)时,会导致市场的流动性减少,可能引发股市的波动和下跌。
(2)经济衰退信号
分析方法:经济衰退通常会导致企业盈利下滑,消费者信心下降,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转弱,从而导致股市下跌。经济衰退通常会伴随一系列经济指标的变化,如GDP增速放缓、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下降等。
- 衰退预警信号:例如,当GDP增速连续多个季度放缓,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可能预示着经济衰退的开始,股市也可能随之下跌。
- 产能过剩:当经济增长过快,供给大于需求时,可能会导致过剩产能,企业盈利受到压制,股市开始下跌。
(3)通货膨胀与利率
分析方法:高通胀通常伴随着央行加息,导致市场资金成本上升,进而打压股票市场。若通胀数据持续上升,投资者可能会开始担心央行的应对措施,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股市下跌。
- 高通胀:当通货膨胀持续高企时,央行可能不得不采取加息等措施来收紧流动性,这往往是股市下跌的导火索。
- 利率上升的影响:利率上升意味着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资金压力增大,可能导致盈利下滑,股市遭遇下行压力。
(4)国际因素和地缘政治
分析方法:国际事件,如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战争等,都有可能导致股市的波动,特别是当这些事件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或供应链时。
- 地缘政治风险:如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等,这些可能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并引发恐慌性抛售。
3. 市场情绪和投资者行为:预测下跌的情绪驱动
市场情绪对短期的市场波动起着关键作用,投资者的恐慌和贪婪常常决定市场的起伏。
(1)恐慌情绪与VIX指数
分析方法:VIX指数是衡量市场恐慌情绪的一个指标,通常VIX指数上升意味着市场情绪变得更加恐慌,股市下跌的风险增加。
- VIX上升:当VIX指数大幅上涨时,通常意味着市场对未来的波动产生了较大的担忧,股市可能会出现下行压力。
- 恐慌性抛售:如果市场开始出现剧烈的恐慌性抛售(例如股市暴跌超过5%),这通常是市场下跌的加速信号。
(2)市场预期的变化
分析方法: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公司盈利、政策等的预期变化,常常会导致股市的反转。如果市场普遍预期未来经济增长放缓或企业盈利减少,那么股市可能会提前反应,并开始下跌。
- 预期失误:当市场对于经济数据或公司财报的预期失败时,通常会引发股市暴跌。例如,企业盈利未能达到预期,股市可能立即反应,形成大幅下跌。
4. 设定下跌的时间段和幅度
要预测下跌的时间段和幅度,你需要结合上述的技术分析和宏观经济分析进行推测:
- 下跌的时间段:根据经济周期、政策变动、市场情绪等因素,预测市场下跌的时机。例如,美联储加息时,股市可能会在几个月内出现持续调整。或者,如果预期经济衰退,股市可能会在半年到一年内持续下行。
- 下跌的幅度:根据技术分析中的支撑位、阻力位,以及历史的市场回调数据,估算市场下跌的幅度。例如,股市从一个历史高点回落,可能会下跌10%-30%;若触及斐波那契回撤位,可能下跌至23.6%、38.2%、61.8%的水平。
总结
要准确预测股市的下跌时机和持续时间,你需要综合使用技术分析工具(如趋势线、支撑位、阻力位、MACD、RSI等)和宏观经济分析(如货币政策、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国际因素等)。此外,市场情绪和投资者行为也会对短期的股市波动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多方位分析,你可以更好地识别下跌的起始点、时间段及幅度,从而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