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2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不特指12月31日)

资产负债表日 含义 是指会计年度末和会计中期期末。
分类 年度资产负债表日 指每年的12月31日
中期资产负债表日 指各会计中期期末
【提示】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企业类型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公司制企业 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非公司制企业 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有利事项和不利事项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是在这个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全部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不是在这个特定期间内发生的全部事项,而是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有关的事项(调整事项),或虽然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但对企业财务状况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非调整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是自资产负债表日次日起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止的一段时间。
具体情形 首次批准 报告期下一期间的第一天至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
再次批准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以后、实际报出之前又发生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事项,并由此影响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期的,应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再次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日期为截止日期。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一)调整事项(与报告年度有关的大事)

含义 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特点 1.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的事项;2.对按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编制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举例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如:销售退回)。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告舞弊或差错。

(二)非调整事项(与报告年度无关的大事)

含义 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
特点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虽然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情况,但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
举例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通常包括:(共8点)1.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2.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3.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5.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6.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7.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8.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

(三)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别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某一事项究竟是调整事项还是非调整事项,取决于该事项表明的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是否已经存在。

若该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或之前已经存在,则属于调整事项;反之,则属于非调整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总原则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1.涉及损益的事项(利润表相关的科目)
基本原则 (1)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2)调整完成后,应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所得税方面 涉及损益的调整事项,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应按税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处理,可能会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也可能会调整本年度(即报告年度的次年)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
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调整提取盈余公积)
基本原则 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3.不涉及损益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相关的科目)
基本原则 调整相关科目。
4.追溯调表
基本原则 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1)报告年度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资产负债表)或本年发生数(利润表);(2)当期编制(报告年度的次年)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资产负债表)或上年数(利润表)。(3)上述调整如果涉及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本章所有例子均假定如下:

1.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次年3月31日;

2.所得税税率为25%;

3.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不再作其他分配;

4.调整事项按税法规定均可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说法不妥);

5.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均假定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6.不考虑报表附注中有关现金流量表项目的数字。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人民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与销售退回有关的事项、固定资产的暂估价值)

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销售退回事项,在所得税方面应按税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处理,其会计处理分别为:

1.按要求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税额的,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及报告年度应缴纳的所得税等。

2.按要求调整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税额的,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这一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属于资产负债表期间或以前期间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或差错,这种舞弊或差错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调整报告年度的年度财务报告或中期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是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状况无关,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但有的非调整事项由于事项重大,对财务报告使用者具有重大影响,如不加以说明,将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因此,应在附注中加以披露。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作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文章作者: Gustavo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Gustavo !
评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