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转载黑猫大佬
为什么期权一定要对冲、或者说至少要考虑对冲
本文不会出现一个公式,本文只讲《道》和故事,本文所讲的事情每天都在全球各地上演,属于《普世价值》
正文:
一般来说,所有市场里都有两类基本的参与者,吆喝的和买卖菜的我们姑且粗暴的把吆喝的成为maker,也就是流动性的提供者;把买卖菜的人成为taker,也就是流动性的消耗者故事随着这两种视角展开
我们先说maker的视角
假如有个吆喝人叫老陈,对于老陈这样的人来说,吆喝价格有两种策略,一种是知道这个菜本身值多少钱我按照我对菜价认知爆出价格,这类策略叫生成策略,另一种是根本不想知道这个菜是多少钱、怎么算出来的,只要隔壁老王喊了一个价格,我就跟着他±一些浮动点,这类策略叫跟随策略 显然这两类策略的根本逻辑和措施是完全不同的
一般来说,老陈更倾向于做跟随策略,是一因为老王看起来非常累,做老王是又费时又费力又不讨好;二是因为只要有两个买卖家有交易的意愿被他发现了,他可以凭借各种优势(比如说一句话只用300微秒、嗓门大、做过两年菜市场城管、为人诚实守信)把两边的人的交易促成了,这样显得老王研究价格怎么产生看起来像”虚假理论,一点都不符合市场交易逻辑“,尤其是菜市场流动性非常高的二级市场
所以这个市场里大多数的吆喝人采用的都是跟随策略,只不过每人跟的幅度,选择跟还是不跟是不同的 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隔壁老王无论爆出了什么价格老陈都可以通过交易撮合行为使得他的价格看上去是错/对的,从而从中获利
但有一类菜品是市场里比较特殊的,他的上游供应商提供的是原材料,下游消费者(无论是买还是卖)提供的是成品, 而这些原材料和下游的成品还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可能十种原材料交叉的对应了三十种成品 这个市场叫期权市场,这样的原材料我们称之为标准合约, 而成品我们称之为非标合约(非标不一定是奇异,奇异也可以是标准) 不但标准合约和非标合约之间没有n比1的固定换算关系,连标准合约之间也没有m比1的固定换算关系
这个时候老陈发现自己的跟随策略都似乎没有那么好使了,比如某天标准a买家要卖标准羊角包、标准b卖家正好出标准大列巴、同时非标c买家觉得自己今天晚上想吃点面包屑炒饭 老陈通过跟随策略都做了,发现晚上自己的仓库多出了一个大列巴,一张羊角包的欠条、隔壁米行二两米的欠条然后因为自己不会炒饭,所以c买家要的炒饭他是雇佣厨子,也叫经纪商,还顺便倒欠了厨子一天的工钱
当晚老陈痛定思痛《悟道》了,想着如果自己把高筋面团前天晚上醒好,准备好酵母菌和烤箱,就能每天给买家做出各式各样的面包了;又想着如果有那么一台”酵母还原器“,把隔壁收的大列巴全部还原成面团,他做面包的面团也有了然后自己如果学会面包屑炒饭,厨子的钱也省了 几乎在那一夜,老陈悟出了什么是对冲
然后老陈买了《如何制作面包》《烤箱操作手册》《酵母还原器科学原理》《炒饭三百手》等书,结果发现里面全是数学公式和神秘代码 愤愤的老陈甩下一句”全是虚假理论,不如我直接去做交易“,随后马上把头晚《悟》出的道理抛之脑后,直接放弃面包领域,回到了自己擅长的买卖吆喝环境里
我们再说taker的视角,吆喝人只要想着怎么撮合交易就完了,超市和小卖部要考虑可就多了,画风也不同了
假如有个超市老板叫老张,发现最近面包屑炒饭卖的特别好的,又不会做菜,于是就找想找人报这道菜单品的价格 老张怕自己被市场上坑,所以用自己斥巨资刚买的三个炒饭模型算价格(因为自己并不知道每个合约的市场价,老张对那些老陈嗤之以鼻的”虚假理论“不那么排斥,虽然自己不会但是会花钱买),但是得到了三个完全不一样的价格:130pips、150pips、170pips
在老张还没对三个不同价格蒙逼之前,他的”交易员之魂“觉醒了,想到如果自己大量以130进货,再以170卖出,一碗炒饭就能赚40点,一年下来可能就财富自由了 巧的是,另外几个也买了三个炒饭模型的老宋、老李、老赵也在同一时间觉醒了”交易员之魂“,每个人都各自秘密策划了起来这意味着老张是不可能拿到130的买价了,当然其他几个人也知道这点,这是第一层《博弈》
反正自己不会炒菜,老张就问了一圈价格原以为最差的结果是170,结果所有家都给他报出了370的价格 因为除了他自己,每家都觉得炒菜这个动作本身值200,甚至可能超过面包屑炒饭本身的价格 这是第二层《博弈》
老张心痛了,但是相当自己能以420把面包屑炒饭卖给客户,心里平衡了一点
这个时候,一个小卖部老板老孙也觉醒了“交易员之魂“,只是他的魂和其他人的不一样 老孙觉得”既然现在的顾客都那么喜欢面包屑炒饭,我预测他的价格下周会飙升到1200,炒饭值多少钱根本不重要,《我现在去炒饭(对冲)岂不是把利润炒没了》,我能赚三倍”,于是奇货可居,直接跟宋、老李、老赵包括苦恼的老张,以420的价格买了3000多手面包屑炒饭他不知道30楼天台的跳楼之神已经对他发出了微笑,他更不知道一个月后菜监会将会因为“老孙事件”禁止一切炒饭(包括隔壁的水果炒饭和牛肉炒饭)的交易
这个时候会做饭的老王不紧不慢的运行完炒饭程序,做出了面包屑炒饭,并集明码标价的167.32卖出,144.52买入挂了出来,只是他马上也因为《禁饭令》而失业了
《禁饭令》出来后,老宋、老宋、老李、老赵和天国的老孙,纷纷谴责菜监会封闭,不开放,专业水平差、就是不提升自己的厨艺水平这个故事就这么继续了下去……
到现在为止,故事里所有的事情、事故都是会做饭、或者说做对冲、至少也要考虑对冲能解决的,但是故事里就是没有一个人考虑怎么学做饭笔者想表达的真正含义是最后是否做对冲,应是对对冲进行研究后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先验判断
笔者确实没想到有一天得用这种话术来讲一些本来至少所有相关的人都应该知道的事情,也惊叹于很多常识级别东西在实际生产中竟然缺失得如此厉害,希望现实不是,也永远不会是笔者编撰的故事
附加题,请读者给出判断:老陈,老王,老张,老宋老李老赵,老孙,菜监局那个对菜市场里的面包细分市场的发展阻碍最大,并给出论述过程
笔者个人觉得是老孙,因为他以一己之力破坏了老陈,老王,老张老宋老李老赵的正常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