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胖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329722/answer/175656744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金融里有一个概念,叫做“现金流溢价”:现值相同的两个资产组合,有稳定派息的那个往往会比一次性付清的贵。
举个例子,相同的两个理财产品,A和B。A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每个月分红10元,B在一年后一次性给清120元。假设利率为0,那么,这两个产品的现值是相同的,都为120元,在传统金融理论里,这二者的现价相同,否则就会产生套利。然而,实际上,产品A会比产品B值钱很多,因为A提供了每个月的派息收入,有一个更稳定的现金流。
在题主的这个问题里,编程的工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哪怕每个月炒股的预期收入高于主业的编程收入,也不应该放弃主业全职炒股。炒股赚钱的月份自然好,一旦遇到赔钱的月份,为了覆盖固定支出,则必须消耗炒股的资本金,长期来看,心理和生理压力都会很大。
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另一个概念:现金流的稳定性。我们评判一个理财产品好坏时,经常会用Sharpe(夏普率)衡量。夏普率衡量的是收入的相对波动性。在炒股和做码农这两个例子里,炒股收入上上下下、有正有负,而码农的收入在35岁之前都是稳赚不赔。无论如何看,都应该在能做码农的年纪做码农。炒股可以等中年危机、被裁员后,再另行考虑。
回到炒股能否赚钱这一点本身:多数散户,哪怕再聪明,炒股赚的钱无非就是运气加上承担了市场风险(beta risk)。运气的成分会使人膨胀,盲目自大,产生”我辞职我能行我是股神“的幻觉。承担市场风险固然没错,长期股市注定会涨[1],然而依靠承担市场风险谋生必须有充足的本金,这又要求你老公在还能码动代码的时候多码码,没钱炒股属于梭哈,人生风险过大。
参考
- ^通胀,加上风险回报p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