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金融初级02:贸易依存


引言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即冷静地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杰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罕见的各种天赋的组合。在某种程度上,他应该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了解符号并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他必须根据一般性来深入思考特殊性,并在思绪奔放的同时触及抽象与具体。他必须根据过去、着眼未来而研究现在。他必须考虑到人性或人的制度的每一部分。他必须同时保持坚定而客观的情绪,要像艺术家一样超然而不流俗,但有时又要像政治家一样脚踏实地。这无疑是一个高标准。但通过实践,你将会越来越习惯于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本章重点

  • 经济模型
  • 实证表述与规范性表述
  • 为什么要有相互依存的贸易
  • 专业化贸易
    • 比较优势
    • 绝对优势
  • 边际成本

经济模型

经济学家利用假设撇开与所研究问题无关的许多经济细节,这个时候就引出了一个概念——经济模型

循环流量图

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简单化为只由两类决策者——企业和家庭所组成。企业用劳动、土地和资本(建筑物和机器)这些投入品来生产物品和服务。这些投入品被称为生产要素 。家庭则拥有生产要素并消费企业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

在物品与服务市场 上,家庭是买者;在生产要素市场 上,家庭是卖者,而企业是买者。在这些市场上,家庭向企业提供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循环流量图提供了一种把家庭与企业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交易组织在一起的简单方法。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图形,它表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一个经济可以用它拥有的资源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和以内的任何一点进行生产,但它不能在这条边界以外的任何一点进行生产。生产可能性边界简化了复杂的经济,以便强调一些基本但极为重要的思想:稀缺性、效率、权衡取舍、机会成本和经济增长。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

当经济增长时会发生的情况亦或者生产效率的革新,社会可以使生产从原来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一点移动到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一点。社会选择该边界上的哪一点取决于它对两种物品的偏好。

实证表述与规范性表述

确定什么是好政策或什么是坏政策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它还涉及我们对伦理、宗教和政治哲学的看法。我们区分实证性表述和规范性表述,一是区分那些可以被证实的内容:即能够解释世界如何运行。二是区分那些经济学家们背后规范的目的:当你听到做出规范表述时,你就可以知道,他们此时已经是站在政策顾问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科学家的立场上了。

实证表述

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是什么)。它们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比如最低工资法容易引起失业,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段时期的数据进行证明

规范性表述

规范表述是规定性的(应该是什么)。它们做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比如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对于这类描述的评价则既涉及事实也涉及价值观,仅仅靠数据是无法判断其好坏的。

贸易依存

贸易可以使得各自专注于擅长的领域,人们可以通过较低成本的方式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如果人们选择孤立,那么将失去 其他人的生产优势的机会成本。

专业化贸易

比较优势

谁在生产某种商品时放弃的其他商品很少,谁就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

绝对优势

如果生产者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投入较少,谁能在同一期限内生产更多的商品,就可以说该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限制是生产的目标。

为什么要进行专业化贸易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经济蛋糕的变大可用于改善每个人的状况。在进行国际贸易或区域贸易时,即使一个国家(或经济主体)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只要两个国家之间的机会成本不同,他们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实现贸易互利。者专注于自己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生产,并通过交换来获取其他商品,从而提高整体效益。

举个例子,a可以每小时摘10个椰子或捕1条鱼,b可以每小时摘30个椰子或捕2条鱼。b明显的绝对优势要大于a,但是a可以专注捕鱼,a、b互相贸易可以降低b的采摘椰子的机会成本。由于a捕鱼的机会成本是10个椰子,此时我们可以和b进行交换,两者都可以最大限度享受到生产的物品。

生产者 生产者类别 生产时间 生产成果
A 捕鱼 8 8
B 椰子 8 240

互通贸易后

生产者 商品类别 数量
A 4
A 椰子 40
B 4
B 椰子 200

对比单边生产

生产者 生产类别 生产时间 生产成果
A 捕鱼 4 4
A 椰子 4 40
B 捕鱼 4 8
B 椰子 4 120

按照市场的生产效率来进行换算,B将4条鱼换成椰子,那么B的资源配置将会为4条鱼、160个椰子,因此不贸易的情况,A的捕鱼机会成本高,B采摘椰子的机会成本高。

如果购买一件东西所付出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所付出的代价小,就永远不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缝制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缝制。农民不想缝衣,也不想制鞋,而宁愿雇用那些不同的工匠去做。他们都知道,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有优势的方面,而以其生产的部分物品或者说是以部分物品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其他任何物品。

——这段引文出自斯密1776年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边际成本

是指生产一单位额外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换句话说,边际成本是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当一个企业增加生产时,边际成本反映了增加的生产量所带来的额外花费。如果增加一单位产量需要额外的成本支出,那么这部分支出就构成了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通常随着生产量的增加而变化。最初,可能是递减的,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因资源限制、生产效率下降等因素而上升。

例如在生活种,当人们疲劳时,事情会越变越糟,我们称为边际成本递增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学-曼昆


文章作者: Gustavo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Gustavo !
评论
  目录